首页 > 生态建设 > 林业产业

平昌县:破解森林“四库”密码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

2022-06-27 15:54 来源:平昌县林业局

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,平昌县坚持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全力推进森林“四库”建设,夯实乡村振兴生态底色,筑牢生态发展基础,为建设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平昌、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绿色新动能。

森林“水库”增容,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。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既关注于眼前,更着眼于未来。结合绿化全域大行动,以驷马河国家湿地公园、驷马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为目标,以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主抓手,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并重,扎实有序推进全县林业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,筑牢长江中下游生态保护屏障。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所反馈的问题,积极主动整改,做到整改到位,问题清零,并举一反三,自查整改驷马自然保护区突出生态环保问题6个,对保护区和湿地公园范围及功能区进行优化调整。在巴河、通江河、驷马河等重点流域、库塘周边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划实施退耕还湿、封山育林和天然林停伐等项目,栽植香樟、水杉、红枫和湿地植物,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,进一步完善全县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。

森林“钱库”增收,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。2022年以来,该县调整林业发展思路,采取加强领导、合理布局、科技先行、创新机制、强化管护、社会办林等措施,集中精力抓好退耕还林和天保重点工程建设,有效地推动了全县林业的跨越式发展。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巩固12.49万亩前一轮退耕还林和已实施10.98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成果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,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,努力实现资源增长、质量提升、生态良好、民生改善、林区和谐。借助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、皇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等品牌优势,对康养产业高位推动,五峰国有林场的“天然氧吧”、皇山万亩茶场的“生态养生”、佛头山的“红色文化”……康养产业呈现多点开花、多业融合的局面。在森林资源得到更好管护的同时,更多的贫困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,为部分贫困人口在乡村振兴中夯实了经济基础。

森林“粮库”增产,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。始终坚持“生态建设产业化,产业建设生态化”,大力实施林业提质增效工程,向森林要食物。着力发展核桃、花椒等林业产业,一是花椒产业助农增收。始终坚持科技支撑、绿色发展,大力培育创建平昌青花椒省级现代农业园区,着力打造以土兴镇为核心的10万亩产业示范基地,并以此为契机,对标补短,促进林业产业优化升级,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,助农增收。2022年全县约7万亩花椒投产,采摘鲜椒3000多万斤,实现产值近1.6亿元,椒农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。二是核桃产业稳步推进。近年来,核桃产业已成为该县适宜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,成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。充分发挥核桃品牌优势,加大发展力度,每年培育国内核桃优质品种嫁接苗7-10万株,对过去发展的低产低效林进行改造提升,继续实施良种化繁育、标准化建设、科学化管理、产业化经营的扶持政策,迅速铺开核桃林提质增效工程。全县新发展核桃经济林6万余亩,低改5万余亩,为果农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,核桃产业真正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“摇钱树”和“致富树”。

森林“碳库”增效,为乡村振兴增绿添彩。以金宝山、三十二梁、白衣古镇、驷马河国家湿地公园、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重点区域,以彩叶树种、珍稀树种、乡土树种为主,统筹推进乡村绿化美化,营造建设美丽乡村道路、彩叶景观林、特色森林小镇、森林人家,切实为乡村振兴“增绿添彩”。通过林业工程与林业产业融合、国家投入与义务植树共进的方式,稳步推进世界银行贷款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、森林经营样板基地、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等项目,调整优化森林结构,增强碳汇能力,适时开展碳汇项目的合作开发,综合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防护功能。仅2021年就完成营造林6万亩,森林覆盖率增长0.21%,达到55.26%,全县林地面积达155.7万亩,生态系统碳汇量不断攀升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